論文題目
如果說筆墨是中國畫中的「骨 」,那「沒骨山水」,一種基於色彩點染而非墨筆勾勒的畫風何以能在十七世紀突然大行其道?在中國山水畫的研究中,著色山水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被重視,這或與中國文人對色彩的偏見有關,即相較於清雅的水墨,濃烈的色彩往往被視為艷俗。然而,明末清初很多名流大家都積極參與了沒骨山水的創作,收藏,和傳播。這就引出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這些雅士騷客是如何自圓其說,將這種似乎與文人審美品味相左的著色山水納入十七世紀的精英文化之中?通過對董其昌(1555-1636)、胡玉昆(1607-約1687)和蓝瑛(1585-約1664)作品分析,我認為所謂的「唐代沒骨山」其實是一種十七世紀的托古創造。它的出現暗示了文人品味的重大轉變,即「色彩」從一個裝飾性的次要元素被提升到與“筆墨”同等的高度,並被用於文人主觀世界的表達和標榜。也正是色彩的這種主觀性特征使得十七世紀的文人畫家能將沒骨山水這一藝術史概念同當時的文化、社會價值觀相結合,來表達個體或群體的訴求。
第一個案例主要探究「沒骨山水」的起源。作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董其昌將南宗山水樣式,唐代的紅綠配色,以及日本畫的色彩技法融匯貫通,建構了他所謂的遵循「唐法」的「沒骨山」。這一概念不僅體現了董其昌「似奇反正」藝術理論,也是沒骨山水能被納入文人畫範疇的依據。此後南宗的追隨者們就將沒骨山水奉為經典,不斷賦予新的實踐。
基於「色」和「沒骨」這兩個詞的符號學特征,胡玉昆將沒骨山水畫轉化成一個融「繪畫-詩歌-禪宗 」與一身的視覺比喻,即將「色彩/沒骨」的山水畫,「不著一筆/弦外之音」的唐詩意境,以及「色/空不二」的佛法理論聯繫在一起。他的沒骨山水不僅體現了他所在文人圈所信奉的詩學理念,也引導其觀眾在看畫的過程中達到文學與美學的開悟。
藍瑛以沒骨技法所描繪的「道家仙山」不僅展現出美學上的吸引力,同時還兼具實際的療愈功能,為明末清初政治動蕩中的文人提供修養身心之法。畫中貴重的礦物質顏料是煉制仙丹的主要原料,而古拙的色彩和層疊高聳的山巒則象征著世外桃源。在這個藝術的、內化的遁世空間中,擁有道家內丹知識的觀者能將眼前斑斕的山水想像成內在的人體臟腑,實現調息、養身和療愈的實際功能。
作為首篇以沒骨山水為核心的英文論文,本研究以跨學科的視角探討了「沒骨山水」的發展,及其如何與當時的繪畫、詩歌、禪宗、道家養身理論和物質文化互動交織。我希望本文能豐富學界對「色彩」以及「著色繪畫」的理解,並為研究十七世紀文人畫以及當時社會、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一個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