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
論文重點關註從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佛教考古遺址出土的泥塑作品。
公元 3 世紀至 11 世紀,佛教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南北緣蓬勃發展。直至20世紀初,這些遺址才在國際「考察探險」的過程中被再次發現,同時大量的藝術品和文物被運到世界各地的收藏館,如壁畫、雕塑、手稿、日常用品以及絲、棉和紙上的繪畫殘片。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收藏了來自塔裏木盆地北部重要遺址的文物,這些文物是由吐魯番探險隊(1902-1914 年)帶到柏林的,該探險隊以現代城市吐魯番(Turpan)命名。擁有近 400 塊泥塑碎片,柏林為系統性地研究這些考古遺址和物質文化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而這些物质文化幾乎在原地已消失,其中既有人為的因素,也因粘土的風化特性。
因此,大量的實物資料和考察隊的檔案資料(《吐魯番檔案》),包括大量的歷史照片,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接觸到以前未曾觸及過的泥塑研究相關資料。其中一些泥塑是真人大小,對建築群的空間分佈發揮了核心作用,也曾見證了這些建築群以往的恢弘。從方法論的角度,即調查泥塑的材料和工藝,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歷史網絡和文化背景。本論文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開發了一個數據庫,以便訪問每個物品及其相關的記錄。基於歷史網絡的研究方法,視材料本身為重要的信息來源,可識別和比較當地手工坊中的地方模式,從而探索這些雕塑製作的跨區域聯系。這種聚類分析將提高我們對中亞古代絲綢之路上工匠知識的轉移、傳播和互動等過程的認識。它旨在揭示佛教在中亞的傳播,並展示藝術創作下不同地區和文化的融合,從而為中國的傳統藝術奠定基礎。特別是通過雕塑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些人像是如何在佛教邂逅本土文化的過程中被改造的。因此,佛教及佛教藝術參與了複雜的互動,並始終與當地文化交織在一起,而當地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
這項研究應取得以下成果
(1) 編寫相關雕塑材料的綜合圖錄;
(2) 對泥塑的材料、技術、風格和圖式進行研究,旨在揭示這一作品的美學基礎;
(3) 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