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论文重点关注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考古遗址出土的泥塑作品。
公元 3 世纪至 11 世纪,佛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缘蓬勃发展。直至20世纪初,这些遗址才在国际「考察探险」的过程中被再次发现,同时大量的艺术品和文物被运到世界各地的收藏馆,如壁画、雕塑、手稿、日常用品以及丝、棉和纸上的绘画残片。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收藏了来自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遗址的文物,这些文物是由吐鲁番探险队(1902-1914 年)带到柏林的,该探险队以现代城市吐鲁番(Turpan)命名。拥有近 400 块泥塑碎片,柏林为系统性地研究这些考古遗址和物质文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而这些物质文化几乎在原地已消失,其中既有人为的因素,也因粘土的风化特性。
因此,大量的实物资料和考察队的档案资料(《吐鲁番档案》),包括大量的历史照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到以前未曾触及过的泥塑研究相关资料。其中一些泥塑是真人大小,对建筑群的空间分布发挥了核心作用,也曾见证了这些建筑群以往的恢弘。从方法论的角度,即调查泥塑的材料和工艺,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历史网络和文化背景。本论文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开发了一个数据库,以便访问每个物品及其相关的记录。基于历史网络的研究方法,视材料本身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可识别和比较当地手工坊中的地方模式,从而探索这些雕塑制作的跨区域联系。这种聚类分析将提高我们对中亚古代丝绸之路上工匠知识的转移、传播和互动等过程的认识。它旨在揭示佛教在中亚的传播,并展示艺术创作下不同地区和文化的融合,从而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奠定基础。特别是通过雕塑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人像是如何在佛教邂逅本土文化的过程中被改造的。因此,佛教及佛教艺术参与了复杂的互动,并始终与当地文化交织在一起,而当地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这项研究应取得以下成果
(1) 编写相关雕塑材料的综合图录;
(2) 对泥塑的材料、技术、风格和图式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这一作品的美学基础;
(3) 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