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何峰

海德堡大學(海德堡)
東亞藝術史研究所

論文題目

文物源流與紀念碑性:景德鎮瓷器與德累斯頓策展人之於德意志古物學脈絡

本論文探討德意志古物學脈絡內文物源流(Provenienz)與紀念碑性(Monumentalität)兩概念之關聯,以德累斯頓國立陶瓷館(Porzellansammlung, 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藏所謂中國紀念碑性瓷瓶(chinesische Monumentalvasen)為例,揭示該館三代專業人士如何將中國傳統美術品轉化為德意志文化遺產。館藏該類瓷瓶指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清康熙景德鎮青花蓋罐,通高逾一米,重逾五十公斤,體量為十八世紀初全球之最。其超凡材質彰顯清初景德鎮陶工精湛技藝,亦是其紀念性特質(monumental affordance)之本。此類器物之內,論文尤其關注一組十八件青花雲龍蓮紋蓋罐。該組藏品上溯至1717年薩克森選帝侯以麾下龍騎兵一隊600人換取普魯士王室所藏151件大型景德鎮瓷器。眾口相傳該組蓋罐即歐陸收藏史馳名遐邇之「龍騎兵罐」(Dragonervasen)。該館三百年來對此組蓋罐極為珍視,竟至1982年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Stasi)競鬥,終致一件罰沒蓋罐列入德國文物保護法「國家珍貴文化財」(national wertvolles Kulturgut)名錄。 「龍騎兵罐」這一稱號何時產生、如何命名、何人定名?中華美術品如何成為德意志文化遺產?文物源流之層累敘述塑造器物之紀念碑性,一如代代相傳河濱遺范、器不苦窳。十九世紀德累斯頓博物館人耙梳各地檔案、考據文物源流,繼而推動這組瓷器融入德累斯頓集體記憶,進而將中華陶瓷研究由古物學傳統範式發展為現代學術領域。文物源流新知催生了圍繞跨文化器物(transcultural artifacts)之區域性話語。十九至二十世紀間,博物館策展實踐主導文物源流之闡釋,塑造公眾及學者如何認識所謂「紀念碑性」。博物館人詮釋文物源流、展示紀念碑性,亦是中國瓷器深植德國集體文化記憶之關鍵動能(agency),終使該器物列入「珍貴民族文化財」,確認為德意志民族文化認同之重器。

分析歷史人物策展動能為闡釋龍騎兵罐紀念碑性之法門。然則器物紀念性特質同樣重要。該特質向行動者展示其選擇性辨識之屬性(selectively recognizable properties),包括其傳奇源流故實、跨文化身分及超凡材質。紀念性特質這一分析概念闡明語境化之紀念碑性,同時依據博物館人認知能力及知識結構,明確器物之動能。在德意志古物學脈絡中,紀念碑性概念始於十九世紀初所謂哥廷根歷史學派含蓄而易變之描述,進於二十世紀初由所謂維也納美術史學派賦予明確而學科化之含義。所謂德累斯頓學派之中華陶瓷史學深植於由古物學向美術史之學科演進,以博物館人所知所學貢獻於有關紀念碑和記憶之理論研討,預流於德語地區美術史作為人文學科之萌芽。本文為德累斯頓博物館人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美術史(Weltkunstgeschichte)範式之貢獻正名,並由此檢視以往德語東亞美術史學史盛行之柏林中心論。

七件所謂龍騎兵罐(Dragonervasen),德累斯頓國立藝術收藏之陶瓷館,東亞陶瓷展廳。館藏編號 PO 1014 (罐身) / PO 2064 (罐蓋), PO 1010,PO 1011,PO 1017,PO 9130,PO 9172,PO 9448 (罐身)/ PO 1013(罐蓋)。何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