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高瑞迎

堪薩斯大學(堪薩斯)
卡瑞斯基金會藝術史系

論文題目

校讎自然為文化:明代中國的本草圖像

在中國的明朝時期 (1368–1644) , 數十種本草插圖作品誕生於各種社會與文化環境。本論文致力於探討「本草」 這個既重要卻又被忽視的圖像主題, 在明代如何被用於明代各種政治、文化和商業議程。該研究尤其著眼於本草圖像創作、擴散和接受是如何在繪畫題材、繪畫風格和社會功能方面拓展了明代藝術的可能性。

通過對明代宮廷藝術的細緻風格分析和對宮廷記錄的研究,第一個案例研究展示出明代宮廷御製的典籍《本草品匯精要》與皇家對於公共醫學知識典範設立之間的關係。通過探討參與製作該書的不同人員之間的競爭和合作,包括太監、宮廷畫家、御醫以及內閣,該案例揭示了明代宮廷文化與權力鬥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在十六世紀晚期到十七世紀中葉這個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商業印刷和出版的「黃金時代」中,刻本本草插圖書籍大量湧現。第二個案例研究首先對其圖畫內容和風格進行了系統性的調查。通過比較《野菜譜》和《茹草編》等各種書籍的版面設計,提供了探討刻本本草書籍與不同讀者群體之間的關係。該案例研究也將本草圖像置於各種學術和文化活動的語境, 諸如生活美學,訓詁名物,來探討它們在知識構建與傳播中的角色。

在彩繪本草書籍和刻本興盛的背景下,十七世紀江南地區的文化精英們也積極參與了本草圖像的製作、流通和收藏。從性別與社會階層的交叉點出發, 案例三著眼於著名女性畫家文俶(1595– 1634)、以及周淑禧周淑(1624–約1705)與周淑祜(17世紀中葉)姐妹所繪製的本草圖。她們在自己的作品——《金石昆蟲草木狀和《本草圖譜》(中對宮廷御製的《本草品匯精要》的承襲,可被視為將本草轉化為新的繪畫主題的嘗試。而兩部作品之間的差異也暗示出晚明文化精英對於本草的不同詮釋。

這個跨學科項目是第一個關於本草與明代中國視覺文化網絡、社會動態和知識傳統相互關係的研究。該改論文構建了一副展示多元社會的畫面——宮廷、精英階層和商業世界通過對本草的共同興趣而相互角力與融合。該論文對醫學史和藝術史之間的探索將豐富現有的明代文化史知識體系,也為開展關於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插圖書籍和自然物種的視覺再現比較研究開闢了新途徑。

《本草品匯精要》中「柿」的插圖, 1505年原版(紙本,墨,金, 彩繪)的照片複製本,大阪:武田科學振興財團;杏雨書屋,2010–2014 (出版年)